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Z6尊龙上海城市文化与Art Deco建筑

    发布时间:2024-07-01 03:17:57    |     次浏览

  Z6尊龙新版官网入口建筑所具有的包容性、国际化、创新性、流行性、商业化等特质充分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虽然

  如果在中国各具特点的城市中选择出一座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相信有许多人会选择上海。上海被称为“魔都”,因为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时尚潮流、建筑遗产与城市文化。上海近代城市文化形成以开埠为发端,迅速吸纳西方文化,一跃成为世界级国际性大都市。外国租界的设立和十里洋场的兴起,使上海开始了一段“华洋共处、五方杂居”的时期。南北方文化交汇、东西方文化碰撞,一种保留江南文化深厚底蕴又积极拥抱新文化的近代城市文化—海派文化应运而生。海派文化是中国的南北文化结晶品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化合物,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化。(潘新华.海派文化地图 海上文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有着与生俱来的开放包容Z6尊龙、与时俱进的文化基因和商业属性。

  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在东西融合的城市风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法租界历史遗迹……在这丰厚的近代建筑遗产中,诸如和平饭店、沙逊大厦、上海大厦、东亚银行大厦的Art Deco建筑独树一帜。Art Deco风格在20世纪20—40年代曾风靡全球,而上海现存Art Deco建筑遗产仅次于纽约,它们曾主宰上海天际线,并构成近代上海城市的主要轮廓线,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可见一斑。

  Art Deco被译为装饰艺术派,又被称为 “Moderne”(摩登),(《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tenth edition, P748.)以区别于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m”。(又称之为现代主义运动(Modern Movement),International Style国际式,与之相对应的有Modernist现代主义者。此外,“modern architecture”指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指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指建筑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发展阶段,时间是指从大约19世纪中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这种在20—40年代非常流行的风格,充满独特魅力。Art Deco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而是囊括如家具、灯具、钟表、织物、雕塑、海报、绘画、珠宝、商标、电影、服装、汽车等诸多领域。Art Deco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视为20世纪建筑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Art Deco源于法国,诞生于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博览会,后风靡全球,对20—40年代的城市建筑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与高层建筑结合后,成为摩登时代的象征。作为近最大的城市,上海“装饰艺术派”建筑的流行,与美国几乎是同步的。(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67.)Art Deco建筑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主流,许多Art Deco风格摩天楼至今仍矗立在上海街头,让人联想起上海近代历史变迁。可以说,Art Deco是理解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

  上海开埠至20世纪20年代,其建筑主流风格是西方复古主义。从20年代后半期开始,Art Deco风格开始进入上海。1925—1926年由鸿达洋行设计的东亚银行,顶部的尖塔已带有装饰艺术派的特点。1928年由克明洋行设计的德义公寓是明显的装饰艺术派风格,这座九层大楼立面上有精美的V形和卷涡组合图案,墙面采用褐色面砖菱形图案,顶部有竖向装饰,是上海最早建成的Art Deco风格建筑。1929年9月落成的沙逊大厦体现了典型的Art Deco特点,高达19米的绿色金字塔铜顶。向上逐步收缩的轮廓线,丰富的几何形装饰,竖向线条的墙面处理,以及室内装饰如灯具栏杆等,均具有强烈的Art Deco特征。沙逊大厦的落成标志着上海近代建筑风格正式转向Art Deco风格。

  除公和洋行之外,上海许多热衷于复古主义风格的建筑师也加入了转向Art Deco风格的浪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师是L.E.邬达克(Ladislaus E.Hudec,1893—1958)。(邬达克(Ladislaus E.Hudec,1893—1958)生于当时尚属奥匈帝国的斯洛伐克,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1916年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作为上海摩登风格的明星,他先后创作了真光大楼/光学会大楼、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等极具代表性Art Deco风格建筑。此外,以哈沙德洋行、赉安洋行为代表的外国建筑师率先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摩登化”浪潮中,上海电力公司大楼(1929年),中国企业银行大楼(1931年),永安公司新厦(1933年)、培文公寓(1930年)、中汇大楼(1932年)、万国储蓄会公寓(1935年)、雷米小学(1936年)、法租界麦兰捕房(1936年)等Art Deco风格建筑先后建成。杨锡镠等中国建筑师也迅速转向了Art Deco风格,创作了如南京饭店、百乐门舞厅等佳作。Art Deco建筑在上海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态势。

  上海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其丰厚的近代建筑遗产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而Art Deco建筑是上海近代建筑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根据作者调研,上海现存Art Deco风格建筑157处,其中大部分被列入了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这些Art Deco建筑有的已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例如国际饭店、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中国银行等建筑至今仍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有的迄今为止仍对上海的城市天际线米高的沙逊大厦和76米高的中国银行大楼对于上海外滩的轮廓线至今仍起着关键性的控制作用;有的成为上海高度的历史见证:国际饭店保持上海最高楼纪录长达半个世纪;而永安公司新楼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傲视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路。在上海近代摩天楼中,Art Deco风格占了90%。

  在上海Art Deco黄金时代,许多外国建筑师和建筑机构如公和洋行、邬达克、哈沙德洋行、赉安洋行、鸿达洋行、通和洋行、内田祥三等均在上海留下佳作,中国建筑师也在同一时期的崛起发展。摩天楼、公寓、电影院、饭店、舞厅……这些Art Deco代表性建筑是30年代上海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与现代商业的繁荣、民族资本的兴起,国际性现代大都市的形成,民族情绪的高涨,租界的兴盛,现代生活方式(电影、咖啡、舞蹈、购物、时装)的流行与普及密不可分。“建筑全息反映城市精神”,上海的Art Deco建筑充分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高度开放的“海派”城市精神特征,是城市精神的最直观表达。

  Art Deco风格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一是思想来源的多样性: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格拉斯格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新古典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运动(包豪斯)等。二是文化的综合:既有欧洲古典主义,又有各种异国文明的引入,如中国文化、美洲文化等,甚至还有未来科幻等。三是表现内容的灵活性。Art Deco风格的装饰内容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灵活变换,从而为不同的对象和目的服务。对Art Deco而言,装饰是一层表皮,可以容纳丰富内容,服务不同的对象和目的。一方面,它可以用于表现国际性大公司的实力和声望,如沙逊大厦作为上海第一摩天楼凸显其所有者沙逊集团上海第一房地产商的绝对地位。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用于表达民族自尊和民族主义情绪,如将Art Deco风格与中国传统题材的融合的中国银行。

  Art Deco风格形成于1925年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博览会,而后迅速流行于上海,其传入时间之早,流行之迅速,影响之深远,令人叹服。开埠后上海拥有规模最大的租界,其公共租界与法租界总面积最大时达48653亩,为中国其他城市的23个租界总面积之和的1.5倍以上, 外侨多达15万人,涉及近40个国家。(熊月之.上海通史第1卷—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上海市是当时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拥有300万人口(1930年数据)。与欧美联系密切,是中国接受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窗口。无论是西方新的建筑科学技术,还是最新的“摩登”时尚,都会在上海很快地流传开来。上海也以包容的姿态为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及事务所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Art Deco从诞生之日起就携带有“创新”基因,其发源地1925年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博览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刺激法国本土设计界进行革新。组委会自始至终坚持以“摩登”作为宗旨。其举办章程上明白无误地指出:“参展作品必须显示出全新的构思和真正的原创性。参展作品由艺术家、手工艺人与制造这些样品的制造商,以及专注于摩登装饰和工业艺术的编辑记者来共同实现和宣传。严格禁止任何对古代风格的重复、模仿和仿造。”(Bevis Hillier and Stephen Escritt, Art Deco Style,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1997, P27.)因此,Art Deco风格热衷于大胆探索新材料、新造型、新主题、引入绚丽的灯光和色彩Z6尊龙。

  上海Art Deco建筑的创新值得一提的是Art Deco风格与中国古典元素的结合,其结果是产生了一批既摩登又中国味十足的建筑。公和洋行与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合作设计的中国银行大楼,是一座高达17层(连地下室2层)的现代化摩天楼,却采用一个坡度平缓,覆以琉璃瓦的中国传统四方攒尖顶作为屋顶形式,屋檐下还用石斗拱作为装饰。中国古典元素贯穿了整个设计,如漏窗、墙面上的浮雕图案、栏杆等均为中国样式。除了公和洋行之外,还有一批中国建筑师在30年代加入这种Art Deco中国化的探索。例如,李锦沛设计的教女子青年会大楼(1933年,圆明园路209号)、严同春住宅(1933年,延安中路816号),中都工程公司为贝聿铭之父贝祖诒设计的贝宅(1934年,北京西路1303号),基泰工程司设计的聚兴诚银行(1935年,江西中路246号)、大新公司(1936年,现第一百货),董大酉设计1936年的中国航空协会及航空陈列室(飞机楼)、1937年的市立医院(现长海医院门诊部)以及上海卫生试验所等,均为中国古典元素与摩登风格结合的产物。

  Art Deco不只是一种建筑风格(Style),更是一种品位(Taste),它是指当时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生活状态。开埠后的上海逐渐成为远东时尚之都,其都市生活被形容为“有事皆摩,无物不登”。看电影、喝咖啡、跳舞、购物、西式运动等西方生活方式迅速传入上海。光陆、大光明、南京、新光、兰心、国泰等一批世界一流影院相继落成;以百乐门、仙乐斯为代表的舞厅成为夜上海的标志;先施、永安、大新、新新四大公司,再加上商场,聚集在公共租界主干道南京路上,为顾客提供高标准的购物体验;许多重要的体育设施如上海市体育场(现为江湾体育场)也应运而生。

  上海都市生活与摩登建筑紧密相关,一方面,大量出现并占主导地位的Art Deco建筑反映了当时都市生活的需求,是摩登生活形态在城市建筑领域的延伸。另一方面,这些建筑成为摩登生活形态的重要容器,是这种生活形态得以展开的物质条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rt Deco从一开始就与商业紧密结合,可以说商业性是真正推动Art Deco产生发展的核心因素。上海是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最繁荣的大城市,其经济地位和商业发展程度在中国首屈一指。Art Deco风格在上海兴起的同时,上海高层建筑也迅猛发展。貌似巧合,但实际上正是高层建筑在上海的兴起为Art Deco风格的流行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这一点与Art Deco风格在美国纽约等城市的发展历程很相似。Art Deco风格一开始在法国诞生时,还主要局限于家具和室内设计,而当其流传到美国时,适逢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财源充足,国力鼎盛,因而掀起了竞相建造高层、超高层摩天楼的热潮。“装饰艺术派”风格在遍地开花的高层摩天楼中找到了极佳的结合点,并成为纽约资本主义财富的雄厚实力象征。这种高层建筑与Art Deco风格的结合,产生一种非常适合于新兴的资本主义富有阶层炫耀其财富和实力的形式—被称为“商业哥特”(Commercial Gothic)的Art Deco摩天楼:强调垂直方向线条的向上高耸感觉,上部收分的形体,向上升腾的动势,神秘莫测又充满浪漫想象,从而营造一种精神上的压倒一切的主宰,被借用于“象征资本主义对人间财富的崇拜”。(常青.建筑文化与城市精神[J].建筑学报,2003(12).)

  与美国相似,沙逊大厦不仅是上海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开端,同时也是上海高层建筑的开端。沙逊大厦是上海第一幢线层以上的大楼(共13层,77米),该建筑由当时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沙逊集团投资兴建,四层以下为商店及办公,五到九层为华懋饭店,十层为与餐厅,十一层以上为沙逊本人住所。从沙逊大厦开始,从1929年到1938年的短短十年间,上海建成的10层以上高层建筑达38座,在这些高层建筑中绝大多数采用了Art Deco风格。(根据作者调研资料整理)如峻岭公寓、汉弥尔登大厦、百老汇大厦。这种对于摩天楼的高度的不顾一切的争夺,其根源正是激烈的商业竞争。可以说,上海Art Deco摩天楼本质上是上海商业发展的图腾与象征,是近代上海商业异军突起的纪念碑。上海

  Art Deco作为一种流行建筑风格已成为历史,但仍具有当代意义,值得我们思考。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Art Deco对历史与传统采取吸收而非排斥态度。从诞生之初在多种传统风格和异国文明中吸取灵感,到后来成为国际性流行风格时与各地文化的交流融合,Art Deco建筑始终对历史与传统、各地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虽然Art Deco建筑反对抄袭,但是它善于借鉴历史风格中的各种元素,通过对历史样式进行变形、重组、几何化使之成为时髦样式;善于在历史传统中注入新内容、新文化,把时尚与传统完美融合,这与上海城市文化的内核一脉相承。可以说,尽管Art Deco诞生于过去,但它不只属于过去,它始终在拥抱现在、探索未来,这种摩登前卫的态度对当下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传承仍极具启发意义。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纸质杂志(2023年第6期)将于2023年12月25日出版,感谢关注!